中医养生与按摩、足疗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5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这种思想溯自距今俩千余年历史的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按摩的概念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相关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按摩的常用手法
  (1)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按法,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擦法,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 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6)揉法,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搓法,以两手掌夹住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医者一手抓住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捻法,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
  (10)点法,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
  (11)抖法,以双手握住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12)拍法,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按摩好处
  (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提到过:“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表示按摩能疏通经络,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2)调和气血。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
  (3)提高免疫力。推拿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关键词: 中医养生与按摩、足疗的关系